close

文、圖/ 政治大學金融系陳建璋

 

壹、前言
在西班牙,每個社區都會有個自己的Youth Club(類似教會贊助的活動中心),功能是提供社區裡的小孩玩樂和學習的地方。暑假的時候,西班牙的家長會把孩子送到社區裡的Youth Club安排的營隊,除了期許孩子能藉由參與這些營隊充實課內知識(例如英語、生物等等),也透過體育活動學習團隊精神。

巴塞隆納的Sarriá社區有一個Youth Club的名字叫Daumar。Daumar每年都會邀請三位外國人前往巴塞隆納擔任英語教師。往年他們通常邀請英國人或德國人,但是Daumar的負責人注意到英國人及德國人的民族性非常注重個人主義。這些受邀的外籍英語教師常常不屑參與Youth Club安排的活動,甚至也不愛和小孩打交道。於是前幾年,在政大外語講師Peter Herbert老師的推薦下,Daumar開始改為邀請台灣大學生前往協助英語教學的工作。而Daumar方面也認為台灣人有高度的配合度,同時也很容易和小孩打成一片,所以近幾年,每年都有三位互相不認識的台灣大學生獲邀前往巴塞隆納進行志願服務。

那麼西班牙人為什麼要找外籍英語老師呢?很多人會以為只要是外國人都會講流利的英語,我有個同學甚至以為西班牙是英語系國家。這真的是非常嚴重的誤會。我自己則也是到了當地才發現,原來英文不是全世界的人都會使用。總而言之,Daumar的負責人認為,只要是英語能力不輸西班牙人的,都能勝任這個工作。畢竟Daumar辦這個活動的主旨並不是要小孩們在短短三禮拜忽然會講流利的英語,而是希望他們在上英文課的過程中,學會像是和外國人打交道的簡單禮貌之類的事。


貳、工作內容及地點
一、主要活動地點
這個營隊主要是辦在一個叫做Santa Pao的一個小鎮附近一個叫Rocacorba的營區。它離巴塞隆納市區有一段距離,收不到網路和手機訊號,但是我很喜歡這個小地方。空氣好、一望無際綠油油的一片、雖然是夏天但是不會熱!
綠油油的營地

綠油油的營地

營本部

營本部





二、每日作息時間表

平常日:
0800 起床(在西班牙,八點是天剛亮的時候)
0830 盥洗、整裝
0900 晨間彌撒
0945 早餐
1015 全體聚會
1030 英語教學
1130 全體休閒時間
1300 足球訓練或是生物課
1415 午餐
1500 全體聚會
1530 台灣人趁這時候準備教材
1730 下午茶(西班牙人很重視午茶,畢竟晚餐九點多才吃)
1800 在小禮拜堂冥想懺悔
1845 運動時間(足球、籃球、排球等。總是持續到九點才結束,但九點時天還是亮著的)
2100 晚餐
2130 念玫瑰經
2200 夜間遊戲(為了把大家的體力榨乾所設計的)
2330 一日三省吾身
0000 就寢

 

每逢周三及周日會有特別行程:

1.參觀大城Girona
Daumar的負責人們帶大家參觀巴塞隆納附近的一個大城市。這個城市以哥德式及猶太式舊城區聞名,另外我們在這個城市也吃了有名的西班牙燉飯
2.山區健行--Nuria
路程徒步來回是七個小時,坡面很陡很累人,不過沿途及目的地風景十分優美。(如下圖)

很像魔戒遠征隊經過的路
很像魔戒遠征隊經過的路
健行的時候 在山上看到的水庫
健行的時候 在山上看到的水庫

 

三、主要任務--英語教學
在營隊剛開始的時候,藉由一個簡單的能力測驗,我們很清楚的看到西班牙小孩的英文能力卻實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不過我們還是依照測驗的結果將他們分成三個班級。來自台大外文系的同學負責進階班。因為我會一點西文,所以必須負責比較活潑好動、難以控管的基礎班學生。現為政大財管三年級的劉維澤同學則負責帶領中段班的學生。

教材方面是由Daumar準備的。三個班都必須要上口說、聽力和閱讀,不過進階班的教材難度較高一點。口說的教材部分,有五份講義,內容大多是紙上遊戲,我個人認為那些教才設計得不太好。畢竟我的學生們已經過了玩紙上遊戲的年紀了。他們大部分都超過十三歲。所以我們在進行口說練習時,我通常會將講義上的遊戲做延伸,設計出適合全班(八位學生)共同討論的話題。聽力教材的部分也有許多問題,例如CD和講義內容有很大的出入。我們應對的方法是配合CD自己設計題目讓學生作答練習。閱讀練習用的文章也常拼字及文法錯誤出現,Daumar的負責人也知到這點,不過他們自己的英語也不甚理想,所以他們要我們在教學的時候順便指出錯誤加以更正。

這次活動的負責人告訴我,師生互動是比英語教學更重要的一環,因為這些西班牙小孩平常很少有機會可以講英文,而我們這些外籍教師的任務就是要拼命想話題給他們練習。除了在課堂上一問一答的互動之外,平常像是吃飯的時候,我也會趁機和學生們聊天,同時順便介紹台灣文化,讓外國人認識台灣。

巴塞隆納的一個廣場
巴塞隆納的一個廣場 

参、各方面的體驗

巴塞隆納的氣候其實和地理課本上所謂地中海型氣候描述的不太一樣。夏天的時候,還是會有大雨降臨。而且下雨的時候,氣溫可以降到20度以下,和晴天時將近40度的高溫形成巨大溫差。不過大部分時候,天氣都是非常宜人的,有陽光但也有涼風。

可能是受天氣影響,西班牙人的民族性和其他歐洲人就有所差別。我所接觸到的西班牙人,絕大部分都非常的和善。他們不會因為我們是亞洲人就對我們有所歧視和排擠,反而對我們的語言文化等都非常有興趣。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前往的巴塞隆納地區,是加泰隆尼亞這個省份的首府。而這個加泰隆尼亞省非常的想要脫離西班牙,自己獨立。所以在當地,聊到類似話題的時候,巴塞隆納人都會相當激動,有些甚至拒絕承認自己是西班牙人。不過我也曾問過住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的朋友,他則認為巴塞隆納人一定是瘋了才會想要獨立。

西班牙當地的治安卻不這麼討人喜歡。平常雖然很少發生殺人放火之類的重大刑案,但扒手、強盜、阻街女郎卻有一堆。像我自己就遇過很多隊扒手,有一隊甚至已經摸到我的隨身側背包,幸好都被我發現,因此沒損失任何財物。不過我的一位同伴不幸在離開西班牙的前兩個小時於捷運站上被扒,損失慘重,所有人都因為這件事心情非常低落。這趟長達一個月的旅行也因為這個小插曲,做了令人不快的ending,這是我們最遺憾的地方。

 
(西班牙水果酒Sangría)
西班牙水果酒Sangría

除了宜人的天氣,西班牙的美食也是令我難以忘懷。有很多名菜,如西班牙海鮮燉飯,都是要親自吃過才知道它不是浪得虛名。而我們在營區享用的伙食,雖然不是每道菜都很合胃口,但至少每樣菜都非常的道地、經典,有些甚至在課本、字典、旅遊手冊裡面都查的到。

傳統西班牙番紅花燉飯是長這樣
傳統西班牙燉飯是長這樣


至於,西班牙人三餐(有些人吃四餐)的飲食習慣,跟我的西文課本上描述的差不多。九點多吃早餐的時候,選擇通常不會太多樣,每天固定都只有麵包、烤過的麵包、牛奶、熱牛奶、咖啡、餅乾這幾樣可供挑選,沒有一天是例外。大部分西班牙人午餐時間通常為下午兩點多,每個人的座位上通常會擺有兩個盤子(疊在一起)和刀叉湯匙。

 

 

餐桌上常見的豆子湯
餐桌上常見的豆子湯(非甜食)

 

 

午餐第一道菜可能是肉湯、麵或飯。用完第一道菜之後,必須把第一個盤子收走。第二道菜則通常是豬肉或雞肉。飯後還有甜點或水果。晚餐的話,通常九點多黃昏的時候才會吃,有時候甚至更晚。




晚餐的菜色跟午餐差不多,一樣有甜點或水果,但有個很大的差別是:西班牙人晚餐一定不喝酒,午餐時則大部分成年人會喝上幾杯紅酒或啤酒。以上這些都是課本上有提到的,所以當我親自體驗這一切的時候,真的非常興奮。


歐洲許多國家像是德國、瑞士等的自來水都是可以飲用的。不過西班牙是例外,因為像巴塞隆納地區利用臨海之便,抽取海水加以淡化成民生及工業用水。但海水淡化後的水還有過多的鹽類(鉀、鎂等成分)和礦物質,有些人(例如我的兩個同伴)生飲會有腸胃不適的現象。而且這種水除了不健康之外,味道也不是太好。



肆、結語
參加這次這個活動,對我來說有很多層意義。最表面這層,當然是慶幸我有這個機會可以練習我學了一年的西班牙文。同時,我把在當地的所見所聞與課本上所學的知識做對照,更是增長了我的國際視野。不過我覺得最重要的收穫,還是與人相處的經驗。就像推薦我們前往巴塞隆納的Peter Herbert老師所言:「雖然我把你們送去教書,實際上我是希望你們去學習。我要你們去學習如何和大家打成一片以及如何時時替他人著想,而不是一天到晚要別人依自己的意思行動。」在這個長達一個月的營隊,除了要天天和西班牙小孩打交道,更要和同樣來自台灣但不同背景的夥伴朝夕相處。和西班牙小孩來往學的是如何尊重異國文化,例如餐桌禮儀等等;和台灣夥伴相處則學習互相照顧,尤其是當我們之中有人在當地感染重感冒的時候,這樣的精神更是表露無遺。所以,我相信Peter老師要我學的東西,我學到了,而且我學到的比預期得更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tterheron 的頭像
    otterheron

    ¡Buen viaje!

    otterher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