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outube.com/watch?v=yeEFEgi5nrA
文/政治大學金融系陳建璋
圖/政大青年大使代表團
前言
我有個夢:今年,我想要有一個不一樣的暑假…
我有個夢:今年,我想要去海島國家當陽光男孩…
我有個夢:今年,我想要認識一群生死之交…
我有個夢;今年,我想要經歷一段永生難忘的回憶…
今年暑假,我獲選代表政大、代表台灣,前往一個叫吐瓦魯的南太平洋島國,擔任青年大使。當時的初衷,是希望一次滿足我的所有夢想。
行前準備
吐瓦魯?是那個偏遠、快沉沒的小國吧?我一開始是這麼想的。經過六月、七月的草擬教案、與使館方面聯絡等等行前準備,都讓我覺得:喔,這個國家還真是落後。
六月左右,當我們密切需要和台灣住吐瓦魯大使館聯絡時,我們便注意到,當地的通訊狀況不很完善。網路和電話可能不太穩定、時常斷線。至於郵件和包裹,更有無法順利寄達的風險。另外,我們很擔心害怕:吐瓦魯的使館可能沒辦法提供我們太多教學資源上的協助。最讓人焦慮的,是當時必須常常開會,以應變臨時傳來的新消息。
「萬事起頭難」,我告訴自己。
集訓
幾次開會後,課程內容也慢慢有了方向。大家決定和吐瓦魯學生交流自己拿手的才藝,如音樂、跆拳道、烹飪、舞蹈等。少少的六人小團隊,每人都得負責一樣以上的課程。此外,大家也都各自有行政方面的工作,如記帳、紀錄等等。其實人手是有點不足。
暑假一開始,密集的舞蹈、啦啦隊、跆拳道、扯鈴、足球等訓練,讓我們成長不少,但也很耗體力。當時我的心中很疑惑:根據課程規劃,我們並沒有要交當地學生這麼多樣才藝,為什麼要這麼累,學這麼多自己不擅長的東西?愚昧的我,當初竟有這種想法。
幸好最後我和大家一起,牙一咬,忍過一整個月的密集訓練,也學會了多項才藝。
出發
要怎麼去吐瓦魯?過程中要轉機吧?是呀,要轉五班飛機…先從台灣到雪梨,接著轉往布里斯本,然後飛斐濟的南蒂,再飛斐濟的蘇瓦市,最後才是飛往目的地吐瓦魯。一次經過這麼多國家,剛辦的護照馬上回本。
這個旅途實在太累,以至於我們到當地連微笑都忘了,實在失禮。但我們一行人是滿心歡喜的,因為一到吐瓦魯,立刻就從歡迎會的歌舞中,感受到當地人的熱情和溫暖。
活動期間
一、準備
到了吐瓦魯之後,第一個恐慌是當我們發現裝滿教具和小禮物的包裹並沒有如期抵達。很多教案必須從新修過,像烹飪課基本上必須完全廢除。第二個恐慌是當我們發現雖然我們有訂出課程大綱和內容,卻沒有訂出細部流程。幸好我們團隊的隊長,是位帶過無數營隊的學姐。在她的帶領下,我們在課程前一天晚上,臨時生出了破冰用的影片、遊戲、帶動唱等等,以備不時之需。教具方面,則要感謝大使館的秘書們大力幫忙。從準備投影機、讓我們到使館使用電腦和印表機以及專車幫我們運送行李等等,都讓我們非常感謝和感動。
二、破冰
在台灣的時候,我們就有心理準備,知道吐瓦魯的孩子們生性害羞。或至少一開始是害羞的。所以我們早就準備好多種破冰的招式。身為英語演講社一員的我,拿出看家本領,用拆字的方式介紹我的名字,讓所有人留下深刻印象:
大家好,我叫Chris, C-h-r-i-s
C是Cool(酷斃了)的C
H是Handsome(帥呆了)的H
R是Radiant(好燦爛)的R
I 是I love you(我愛你)的I
S是Super(超級棒)的S
講完後,大家笑翻,可能覺得我實在太自戀。但我的目的達成,大家這下不會忘了我的名字。更妙的是,有幾個學生就這樣模仿起我的自介模式。還不錯,算是兩國交流成功的第一步。
認識歸認識,當地學生對我們還是很害羞。其中我對一位叫Lilly的女生印象很深刻。她剛進教室的時候,躲在角落,頭低低的,眼睛直視地面,一句話也不說。對於我們問的問題,她只搖頭、點頭。我的同伴已經想不出梗來逗她笑了。於是我急中生智,要她教我念全班同學的名字。才念沒幾個名字,Lilly已經笑得人仰馬翻。但她還是很有耐心的教我念完全班同學的名字。成功了,我逗她笑了,而且我也趁機學會怎麼念大家的名字,至少之後不會有念錯名字的尷尬局面產生。話又說回來,其實吐瓦魯的孩子沒想像中害羞嘛!
三、上軌道
第一次帶動唱的成果讓大家都驚訝。沒想到吐瓦魯學生對帶動唱的反應如此熱烈。雖然帶動唱的曲目是張惠妹的中文歌曲,但語言不通完全沒造成隔閡。果真音樂無國界,一到這樣曲風動感的音樂,大家馬上跟著我們開心地手舞足蹈。這個現象使我們成就感倍增,當天晚上我立刻就和學姊一起編出另一曲帶動唱,一位我們決定每天都敎他們一首不一樣的帶動唱。
第一堂啦啦隊課程的時候,大家參與度很高、很積極。其中有一位叫Safaga的小女生事後告訴我們,她說啦啦隊這玩意兒從沒出現在他們島上過,而她這次參加這個活動,就是想學啦啦隊,進而挑戰自己。這證明了其實吐瓦魯人非常積極進取,且富冒險精神,不像我們印象中那麼喜愛悠閒慵懶的生活。另外,吐瓦魯學生體力好、手腳靈活,觀察力又特別敏銳,我們示範的啦啦隊技巧性動作,他們一下就學會了。只是學生們比較不注意安全,學生人數太多我們也不好控制,所以我們常被他們危險的動作嚇到冒冷汗。另外,因為學生學習的速度比我們想像中的快,所以啦啦隊課程內容很快就不夠用,當天晚上我們必須立刻想出其他備案。否則接下來的課程時間會因為我們準備不足而開天窗。
第一堂體育交流課程是躲避球。當我們用英文講解完規則之後,立刻有大姐頭類型的孩子替我們用吐瓦魯語解釋給其他人聽。這真是太美妙了,班上有這樣的學生真好。在透徹了解規則之後,大家立刻很進入狀況地在柏油路畫出來的球場上殺個你死我活。大家覺得很新鮮,也玩得很開心,一直到六點天快黑的時候才正式解散。體育交流,成功!
第一堂音樂課馬上就教大家吹直笛。剛開始大家反應很不熱烈,看起來興趣缺缺。也沒甚麼練習的動力。後來我們才知道,原來學生們覺得我們教得太簡單。我們會知道,是因為那節下課的時候,有很多學生默默地把我們發的譜都練會了,儘管這是他們第一次見到五線譜。不甘示弱的君安學姐,因為天賦異稟具音樂專長,又當過音樂老師,不一會功夫就把她最近聽過的吐瓦魯傳統歌謠—Isenduana—譜成簡譜,還寫出和聲譜,並教學生吹奏。沒想到這個作法造成熱烈回應。我們猜想這可能是因為學生對於熟悉的曲目比較有興趣。於是我們接下來的幾堂課,就讓大家快樂的練習Isenduana。至於我們幾個台灣人,一方面教大家直笛,一方面也和他們學習Isenduana的舞蹈。後來這首曲目也成為成發的曲目,台灣人跳吐瓦魯傳統舞蹈,吐瓦魯人吹奏台灣人帶的樂器。
第一堂的跆拳道課程造成轟動。從一開始的暖身活動,就讓大家high到最高點。我們猜可能是因為吐瓦魯人從沒做過暖身和拉筋操,所以才讓他們反應這麼大。改良過的跆拳有氧舞蹈也是讓學生們—尤其是男生—為之瘋狂。他們不管在喊「喝!」的時候或是踢腿的時候,總是做得比我精確,也比我有精神許多。令人欣慰但也令我羞愧。
第一堂的台灣文化之美課程由我和韻如負責。我們仿造大富翁形式,並同時結合台灣的景點介紹和各種團康遊戲,讓學生在有趣的氛圍下認識台灣。其實我不確定他們在這之後對台灣認識多少,但我確定他們玩遊戲玩得很盡興。至少我確定Iuni一定對台灣的種種很感興趣,因為當我提到台灣雖然位在熱帶和附熱帶的交界卻偶爾還是會在山上看到下雪的奇觀時,她臉上誇張的驚訝表情真是令我喜愛。這個課程最後是以英文版的大風吹遊戲最為結束。當大家瘋狂地在玩這個遊戲的時候,我們知道學生們已經漸漸不怕生了!
第一堂台灣故事課最後完全偏離一開始設計的課程大綱。本來我們是預計用演戲的方式講一則台灣民間故事,然後再教學生講幾句故事中提到的單字或片語,最後再讓學生們演吐瓦魯民間故事做為交流。沒想到因為學生們對中文特別感興趣,尤其是當我告訴他們「女人」這兩個字如果要發音正確的時候,他們格外興奮。我告訴他們的訣竅是「kiss and smile, because kiss and smile make women more beautiful (其實我的意思是:發「女」的時候要嘟嘴;發「人」的時候要咧嘴)」。總之帶隊的藍老師希望我們多教幾句實用的中文招呼語。所以最後這堂課,變成我們第一堂臨時的中文課。最後我們也用剛學會的中文單字玩遊戲,比方說「對左邊的人說『謝謝』、對右邊人說『不客氣』」的遊戲,雖然造成了點混亂,畢竟要用英文詳細解是複雜的規則還是有點難度,但最後我們成功的讓大家記住謝謝和不客氣的用法,也是好事一件。此外我們還玩了「甜蜜家庭」的遊戲,讓大家熟悉丈夫、太太和小孩這幾個詞彙。這堂課還不錯,至少也是歡笑收尾。
各種課程在上過第一次之後,學生們和我們這些隊輔都慢慢進入狀況,也對彼此越來越熟悉。後來,儘管大家肩上都背負著成果發表的壓力,但我們早就明白,這個團隊真正的成果,其實是認識一群天真可愛而且才華洋溢的吐瓦魯朋友。
四、交流和互動
課堂和課堂之間,幾個積極的學生總是纏著我們,要我們多教他們幾首曲子,讓他們用直笛演奏。當然,我們也總會不厭其煩地一首一首教他們吹。至於,比較跟不上進度的學生,也會私底下找我幫他補強。這一切讓我非常感動。同時,藉由直笛的教學和互動,也讓我有機會多認識這些認真可愛的孩子。除了直笛的交流,我們也和當地小孩學了雷鬼(Reggae)的拍掌節奏舞。我們在斐濟機場排隊等check-in時,現場就那樣練習了起來,還引起整個隊伍的圍觀。除了音樂外,我們也有排球和扯鈴等體育交流。我好喜歡和學生互動的過程,因為他們對任何事物都很感興趣。這時的我,只恨當初在集訓的時候,沒有多學一點其他的才藝。
課堂之外,我們和學生之間的交流隨時間推演而愈來愈多。比方說,中午休息的時候,我們一起到上課地點附近的海邊看看沙灘、踩踩水、拍拍照。學生們爭先恐後的告訴我各種生物的吐瓦魯名稱。海參、海星、水母、寄居蟹、各種貝類等等,他們才說完,我下一秒就忘光了。不如他們學中文的速度那麼快,讓我汗顏。可是熱愛學習語言的我,不時還會要求他們再教我幾次,最後他們甚至偷偷拿走我的筆記本,並在我的筆記本上寫下無數吐瓦魯語的詞彙和句子。喔,他們真是貼心又可愛!
到了周末的時候,學生很熱情的邀請我們一起上教堂。起初我以抱病為由拒絕幾個學生,但好奇心使然加上大夥兒盛情邀約,我還是去了。其實吐瓦魯教堂和台灣教堂沒有太大不同。最大的不同點是,在吐瓦魯的教堂時候,可以聽到海浪拍打岸邊的樂音,也可以看到海上的波光亃亃。另外,吐瓦魯人上教堂時,會換上他們最正式的服裝,例如男生穿襯衫(可花可素色)搭配sulu(傳統圍裙)女生則穿連身洋裝。
教會結束之後,有整個下午的時間可以玩樂呢!來到吐瓦魯就要從是最道地的休閒生活啦—到海邊游泳去囉!哇嗚,這下精彩了!那片海,好藍哪!水好清澈,連海底的沙都看得清呢!而且潟湖這邊,沒有浪,水也不深,玩起來安全但又過癮。潛到水裡,還能看見魚群游過,以及海底的平躺著的海參數千萬隻,這是台灣海生館的撫摸池無法提供的精彩刺激。
五、成果
成果發表的那天,所有的學生們先用精湛的編織椰葉技巧來布置舞台的柱子,讓我們嚇了好大一跳。「這些孩子怎麼這麼有才華!」,我情不自禁大喊。另一方面,我則是對椰子樹葉的此一用途大感驚訝。
成果發表會的節目非常精彩,節奏很快很緊湊。一開始是由吐瓦魯青年團、本活動的協辦單位—Nauti小學、Motufoua高中的文化交流團為大家帶來傳統舞蹈的表演。接著,跆拳道的氣球擊破,連連十響,把觀眾從椅子上嚇到跳起來,同時也引發了熱烈掌聲。
接著是氣勢非凡的太極場表演,和活力充沛的跆拳有氧表演,都非常順利,證明每個學生都很認真練習。臨時決定教給學生、要學生表演的hip-hop舞蹈,也很順利,雖然我們幾個一直在舞台邊誇張地給提示,希望沒被觀眾發現。
接著下來,是我們和學生們一起跳傳統舞蹈的時間。大姐頭Faitotoa很熟練的要大家快速換上他吩咐其他同學帶來的傳統服飾,並火速上台。當我們投入、忘我地跳著傳統舞蹈的時候,大使和夫人紛紛上台替大家噴香水,用吐瓦魯的傳統方式表達對舞者的肯定。
傳統舞蹈後緊接著是精彩的啦啦隊表演。為了要填補大家換衣服的空檔,身為主持人的我,花啦花啦講解著啦啦隊的相關資訊,以及當初我們希望介紹啦啦隊到吐瓦魯來的初衷等等。事後我才知道,原來吐瓦魯的主持人是不串場的。舞者如果要換衣服,就讓觀眾等,沒有人會介意。後來學生的啦啦隊表演和學生要求要加進成發的帶動唱時間,都比想像中順利很多,效果非常好。尤其是帶動唱的時候,媽媽、小孩,甚至是大使、代理總理,全都站起來跟著跳。盛況空前!
輪到我們六個人表演苦練已久的啦啦隊的時候,氣氛更是high到沸點。當我們喊口號的時候,台下兩百多人熱情的和我們互動;當我們高舉頂層的之青同學並往上一拋時,大家更是給予忘情的尖叫。整個暑假,我們花那麼多時間練習,都值得!
成發會的最後,是一頓豐盛的宴會。但我相信大家不會記得當天吃了甚麼,因為他們心,早就已經被精彩絕倫的表演給震懾住了!
六、友情
成果發表會那天,毫無疑問是個精彩的一天。但對我來說,參加這個團隊最大的收穫,其實是孩子們給我的愛和友情。
Eleala告訴我,她覺得我的笑容總是讓他感到快樂,要我永遠微笑、永遠有自信;Falani騎機車載我環島,指著蔚藍的海岸,要我不可以忘記吐瓦魯、不可以忘記他;在海邊的時候,Vaitiu要全部二三十個人把手緊緊握在一起,齊聲大喊:「Taiwan Tuvalu Forever」、「We Love Each Other!」;在機場,大家唱著離別歌曲時,所有人眼淚流成惆悵的河;這一切,都是我們友情的見證。
過去我曾參加過幾次志工活動和營隊,但沒有一次讓我難過到痛哭失聲。因為我從來沒有遇見過,這麼單純,這麼沒有心機,這麼不吝於給予愛和友情的一群人。最令我難過的是,我心裡深深明白,當我們搭飛機離開吐瓦魯以後,這些孩子們會一直想念我們,並期待我們再次拜訪。偏偏吐瓦魯是這麼遙遠的國度,讓我難以輕易給出承諾。而且,吐瓦魯人生活單純,一空閒下來,就會想起離他們遠去的我們。那種相思的苦楚,實在不應該被加諸在這樣單純卻多情的吐瓦魯人身上。這點也是讓我非常不捨。
然而,我們始終都相信,這些可愛的吐瓦魯孩子們,一定也和我們一樣,非常珍惜我們這段情誼。而且我們一定也相信著,有一天,我們會在見面。如同吐瓦魯的驪歌那樣唱:
Now comes the time
For us to say goodbye
Soon you’ll be sailing
Far across the sea
While you’re away
Kindly remember us
When you return
You’ll find us waiting here…
當我們哪天回到吐瓦魯時,他們一定早就在那裏等候已久了…這樣的友情,難道不偉大、不值得珍惜?聯想這首歌的畫面,總會令我鼻酸。
歸途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離別的晚鐘終究會響起。孩子們和我們共同留下的淚,是南太平洋的璀璨陽光也蒸不乾的。我們明白不能一直悲傷下去,日子還是要過。但是當我們離開吐瓦魯,到斐濟度假時,卻一直沒辦法提起勁來。覺得斐濟的山色,永遠比不上孩子們的一抹微笑來的美麗;斐濟的海水,永遠不及孩子們的淚眼來的多情。我們知道不可能,但我們一心一意只想搭回頭的飛機飛回吐瓦魯…
回國後
所幸,許多吐瓦魯學生懂得如何使用網路。甚至有幾個學生家裡有視訊攝影機和麥克風等配備。讓我們能夠隔著千里之遙,在網路上再相會,化化離別的憂,解解思念的愁。
然而,當我們得知許多學生到現在都還是會因為想念我們而哭泣,就讓我們下定決心,寒假一定要再次拜訪吐瓦魯的孩子們!
結語
我有個夢:今年,我想要有一個不一樣的暑假…
我有個夢:今年,我想要去海島國家當陽光男孩…
我有個夢:今年,我想要認識一群莫逆之交…
我有個夢;今年,我想要經歷一段永生難忘的回憶…
今年暑假,我來到了吐瓦魯這個國家…
是她,給了我最不尋常的暑假。
是她,滿足我的海島陽光夢。
是她的人民,成為我的莫逆之交…
是她和她的人民,給我一段畢生最美麗的回憶。
是吐瓦魯和吐瓦魯的人民,讓我永遠深愛著、回憶著,也永遠思念著!
延伸閱讀:
我接受採訪(生命力新聞)